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很早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茶不仅可以启发文思画意,也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。
通过饮茶,他们得到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愉悦。
在他们的作品中,茶是沟通天地万物的媒介,也是托物言志的方式。
在中国四大名著中,都不乏对茶的描写。
不同朝代所描写的茶文化也有所不同。
细细读来,也不少有意思的东西。
在《红楼梦》中,“栊翠庵品茶”是一个写茶非常精彩的部分,可以说是集中国茶文化之大成。
这段故事开端很简单,就是贾母乘兴陪刘姥姥逛大观园,来到栊翠庵,受到妙玉隆重的接待。
曹雪芹借妙玉之口详细论说了茶道所讲究的选器、用水、品茗等,让人大开眼界。
先从茶具来说,妙玉给贾母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,茶盘里放着成窑五彩小盖盅,是明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所产茶具。
给同来众人的茶盏则都是一色官窑脱胎甜白盖碗。
而不同的人喝的茶也不尽相同,贾母用富态高贵的名茶才能显示其身份。
因此她喝的自然是“老君眉茶”。
其他人如林黛玉喝龙井茶、王熙凤喝枫露茶。
名茶还需要好水泡。
妙玉给贾母泡茶用的水是“旧年蠲的雨水”。
而后来在另一处请黛玉、宝钗喝茶,居然用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泡成的。
除了名茶好水,还要讲究烹茶艺术,小说中妙玉自风炉上扇滚了水,另泡一壶茶。
名茶冲泡要掌握好开水温度,一般宜用七八十度开水冲泡,使茶叶清醇幽香,茶叶品质又不受损坏。
妙玉还借着与宝玉对话道出了茶道之“品”的实质:
“一杯为品,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”。
《红楼梦》中的好茶还有六安茶、普洱茶、龙井茶、枫露茶等,根据功能还有漱口茶、醒酒茶、消食茶等分类。
比如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,曾有饮用二道茶的场景,第一道茶是漱口茶,第二道茶才是品饮。
《水浒传》中写茶也很细致,里面提及的茶汤多姿多彩。
潘金莲四次到隔壁的王婆茶铺,便提到四种茶汤:梅汤(茶中放几粒乌梅煎制而成)、和合汤(一种甜茶)、姜茶和宽煎叶儿茶。
所谓“姜茶”,乃是宋元流行的“七宝擂茶”中的一种比较高档的茶品。
以一些姜片作佐料,再加一些糖同茶叶放在一起,用沸水冲泡。
不但如此,茶在小说中还有更深一层意思。
如王婆向西门庆推荐梅汤,从而表明她看穿了西门庆想勾搭潘金莲的野心,以此来暗示自己可以为其“做媒”。
后来西门庆再次拐进王婆的店里,王婆又说,大官人,吃个和合汤如何?
这和合汤一般用在婚宴中,等于是进一步暗示,自己能帮助成就好事。
水浒中还有一个喝茶习惯———饭后喝茶。
施恩为利用武松夺回快活林,每天安排人给监狱中的武松送饭。
“武松吃罢饭,便是一盏茶”,而为武松换牢房的理由是:“请都头去那壁房里安歇。搬茶搬饭却便当。”
因为一只公鸡,时迁被祝家庄擒去。
杨雄、石秀到李家庄求救,主人李应“就具早膳相待。饭罢,吃了茶”。
而第三回《史大郎夜走华阴县,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中写到:
(史进入城)只见一个小小茶坊正在路口。
史进便入茶坊里来,拣一副座位坐了。
茶博士问道:“客官,吃甚茶?”
史进道:“吃个泡茶。”
茶博士点个泡茶,放在史进面前。
这里说的茶博士,其实已经是身兼煎茶、煮茶、沏茶、泡茶之职的师傅了。
在唐朝,中国饮茶方式以煮茶为主,而《西游记》中多是提壶冲泡。
第16回中,唐僧一行来到观音院,遇见一老僧,叫献茶时,一个小童“提一把白铜壶儿,斟了三杯香茶”。
这里所用的茶具如茶杯、茶钟等,在唐宋时是没有的。
可见《西游记》作者吴承恩,生在明代,写唐代的事情,未免偶尔会穿帮。
据说,吴承恩写的《西游记》,其中场景很多都和现实生活中的连云港云台山相似。
今天在云台山还有一副对联,“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,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”。
云台山也产茶叶,而且茶芽香叶俯首可拾。
因此,以茶为菜便是很自然的事情,反映在小说中,便是不同的茶饭。
也许罗贯中也查阅了历史典籍,知道在三国时期喝茶是没有太多可以讲的。
所以,三国里面对茶的描述都比较简单,一般就两个字“茶罢”,然后主人公该干嘛干嘛去了。
有意思的是,虽然典籍没有记载,但现在湖南的擂茶却留有三国的传说。
据说三国时,张飞领兵途经武陵桃花源时,部队瘟疫流行,进退不得,苦不堪言。
当地山上住着一位鹤发老人,素闻张飞大名,有心要去医治将士之病。
于是献上祖传秘方———擂茶。
张飞和官兵饮服后,病情大好,遏制了瘟疫的流行。
在四大名著中,关于茶的篇幅不一,其中以《红楼梦》最多。
可以说是“一部红楼梦,满纸茶叶香”,其中包括茶的分类、茶礼茶俗、茶诗茶具等等,细节精微,意蕴深远,由此可见明清时期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。
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,也不乏关于茶的描写。
尽管当今的饮茶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,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文学作品中,体会古人饮茶的趣味。
本文来源:图片来自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