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此人,不得不说起一个茶社——德清茶社,这个德清茶社正是此人所开。朋友们会好奇了:太监也能开茶社?对呀,没错!
这个太监名叫袁德清,早年在宫中服杂役,后来宣统皇帝被驱赶出皇宫,他就如丧家之犬般的流落到了成都。流离失所的他,得幸在一位满城旗人的帮助下,开了个小茶馆。
那他跟乾隆爷中间可是差了三代啊,怎么就跟乾隆爷扯上关系了呢?
这还得从他那茶馆说起!
那个时候的成都,茶馆多就不说了,在这茶馆繁荣景象的背后,跟各个团体是紧密相关的。
茶馆大致分为三类:
第一类是袍哥类。旧社会的大量成都人都是参加了袍哥组织的,各种“码头““公口”“会社”多如牛毛,而这些机构的活动场所大多设在茶馆里,并且很多茶馆就是袍哥中的头面人物开的。袁德清是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,参加袍哥没有资格,哪个兄弟伙会去光顾他呢?
第二种是商会类,为生意人的活动场所,如安乐寺茶社,就是粮油业同行的聚会之所;纱布业则在东大街的闲居茶社……袁德清不是生意人,又初来乍到,门头都摸不到,自然就门可罗雀了。
第三种是休闲类,旧时的成都是个消费城市,生活节奏缓慢,很多闲人百无聊赖,便以饮茶消磨时光。但是就在家中饮茶不好吗?何必要到茶馆去呢?这是因为只有到了茶馆里才有那种消闲解闷的氛围,可以同熟人聊天、下棋、打牌、听评书、扬琴、金钱板,最“资格”的还可以到悦来茶园看戏,而德清茶社冷冷清清,一样都没有,连熟人都没有几个,还不如就在家中喝闷茶。
这个时候袁德清可犯了难了:这茶社可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饭碗啊,千万不能丢,千万不能饿死!可该怎么办呢?
就在这个时候,袁德清绞尽脑汁之后,灵机一动,想起来乾隆爷!
乾隆爷能给他什么帮助呢?这乾隆爷爱喝茶呀。俗话说“茶好不如水好”,当初咱们乾隆爷为了取到上好的水,可是费劲了心思,“开创”了一个全新的“洗水”之法。
相传乾隆帝制了一个银斗,用来衡量普天之下各江河泉湖的水质,哪里的水最轻,哪里的水就最好,分之为上中下三等。权衡后的结果,以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为第一,扬子江的江心水第二,惠泉第三,虎跑泉第四。于是便将玉泉之水取为宫中用水,以大瓮贮之备用。
但是放久了水质要变,他便令人将其它的泉水或湖水倒入瓮中,使劲地搅拌,然后让其澄清,其它的水质量更重,便沉到下面去了,玉泉水更轻,便会浮在上面,更加的清澈,这就叫“以水洗水”,一直沿袭到清代末季,清宫中的所用之水都是由此而来,所以分外醇正。
也多亏这袁德清在宫里面待过,脑子也活,炮制了乾隆爷的方法,取的了更加清纯爽口之水。不出意外,用此水泡出来的茶更加的清香,茶客们无不称绝叫好,生意马上便兴旺起来了。
我是陶木,喜欢读史学习,线下线上汇聚了一群同样爱好的兄弟们。如想加入我们,请加我微信:taomu69,希望跟你一起探讨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