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,却时常被人认为评价说不爱喝茶,这是事实吗?
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,高等教育的普及性,全民养生氛围的笼罩下,喝茶的群体正在不断壮大,而且年轻群体也越来越多。他们并非不爱喝茶,只是相对于其他果汁、碳酸饮料来说,年轻人喝茶的群体确实在少数。
人天生对苦涩敏感且排斥,本能地喜欢偏甜的食物与饮料。
而茶自古便有“不苦不涩不是茶”之说,与这一点是偏离的。多数年轻人接触到茶的机会并不多,初次喝的茶也大多为几块、十几块的茶,体验想来也不会多美好,以至于让他们长久保留着关于茶的固有印象:好像高雅、健康、传统有文化,却带有浓重的苦涩味道,让人实在难以喜欢这样的口感,更不符合他们时尚的人生格言。
他们不知道茶有六大品类,原来每种茶有着不同的风味……从某种程度来说,茶真是一个复杂的饮品。
而香甜、简单、刺激、有活力的饮料就一下子对了年轻人的胃口了。
他们喝茶则取决是否与茶产生了交集——也就是身边是否有喝茶的环境。
周围围绕着喝茶的氛围最容易影响年轻人喝茶。
身处茶相关专业或行业喝茶的年轻人应该是最大的群体了。
因为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到茶的方方面面,了解茶的习性、益处、文化,正所谓日久生情,天天在这样的氛围里,往往对茶有比较深厚的情感。
除上一种群体外,纯粹因为兴趣的年轻人。
单纯地喜欢茶的风味、茶的文化,只能说如果没有生活在一个浓郁的氛围下这种情况很少很少。
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诗词、香道、收藏等感兴趣,又因各种原因与茶产生联系,便将茶也纳入自己喜欢的范围。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大多偏向于喜欢新奇的现代文化,即使喜欢传统文化,没有一定的沉淀也很难融入自己的日常,这部分年轻群体本身就很小众,更何况又进而喜欢茶的呢。
一开始并不喜欢喝茶,但因为心仪的对象、身边的好友、父母、同事们喜欢……在彼此之间的社交生活中,不可避免地和茶有了交集。
喝茶人引导的力量同样重要
年轻人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群体,对于自己接触越少的东西越好奇,也越愿意尝试。然而他们也是一个容易缺少耐心的群体,因此他们接触到的第一款茶品尤其重要,口味甜润绵柔的茶品或许更易被所接受。
身边不乏从不喝茶到喝茶的朋友,他们开始几乎不喝茶是因深受最初浓重不化的苦涩味影响,以至于后来有人邀着喝茶也是死活不肯喝反而宁愿喝水。
那些爱茶、懂茶的朋友当然不开心了,本着一颗真诚的心,每一次聚会,都要普及一些茶相关的知识。从茶本身的品质滋味,到制作,再到历史文化通通要来个遍。
看着朋友持续不落的兴致盎然,以及喝茶时的享受神情,突然某一天,他们便被某一个点打动了,抿了一小口,觉得确实也不赖嘛。
这便是引导的力量。
从来不喝茶的年轻人,可能因为有需求而喝茶
年轻女性喝茶,大多离不开减肥、美容、气质这些事儿,他们购买的途径大多为网上购物,喜欢包装时尚、冲泡便捷的袋泡茶或口味香甜的再加工茶。年轻男性呢,可能针对上火、商务的需求多一些。这些群体饮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为多,因此形成习惯的为少数。
接触茶久了,就会发现有越来越多家长选择让子女从小学习茶道,甚至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去参加各种茶会,这些小朋友都很乐意喝茶,久了还能说说一二,因此青少年饮茶营造一个氛围浓郁的环境尤其重要。积极的引导,则是让茶原本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,符合年轻人口味、贴近现代生活的茶品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,广受喜爱的小青柑便验证了这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