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和工夫:走上价值回归之路
闽北山区政和县产茶历史悠久,贡茶深受宋徽宗喜爱,乃赐年号“政和”为县号。政和工夫是“”三大工夫之一,有150多年生产历史。如今,在“打响茶品牌,做强茶产业”的热潮中,政和工夫又获新活力--上半年,全县规模企业完成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6.7%,政和工夫成了新一轮茶业发展的火车头。
近年来,政和县努力打造政和工夫品牌,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阶段。目前,政和县有茶园面积10万亩,年产茶叶9500吨,其中红茶1500吨。
距政和城关40公里的岭腰乡锦屏村是政和工夫红茶的发源地。澄源、石屯、东平、杨源等乡镇也是主要种植区。这些地方的茶园大多在海拔200至1000米的山坡上,土地以红、黄壤为主,土层深厚,邻近多为阔叶林,植被条件优良,生长环境良好。
竞争靠品质,生态越好,茶叶价值越高越抢手。上半年,政和共投入850万元,在6800多亩标准化生态茶园里设虫害测报站,植树种草建水池,安装物理灭虫器。如今,全县无公害茶园占茶园总面积45%,其中建立瑞士IMO有机茶园生产示范基地2500多亩、标准化种植示范园2万亩, 3万多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认证或绿色认证。
随着市场的拓展,政和工夫红茶大举进驻省城,在福州设立了6家专卖店。近几年,不少高端产品在省内外茶王赛中获奖,政和工夫的价值也迅速提升。
今年2月政和工夫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后,先后有6批来自日本、加拿大、斯里兰卡等国的茶叶专家、客商到政和考察。
政和工夫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,身价倍增,一公斤茶叶卖到数千元是常有的事。可是就在几年前,因为没有品牌,当地的茶叶公司只能作为人家的原料加工生产基地。从2006年开始,为了开启市场这把锁,全县茶企业纷纷注册商标和设计、开发自主品牌的小包装红茶产品。县里出台文件,鼓励茶叶企业争创品牌,成绩显著者给予重奖。近4年,政和茶产业共注册商标40件,1件评上省著名商标,获得省级以上“茶王”和金奖品牌的政和工夫红茶已有多个,政和工夫红茶的价值再次得到市场承认。(李隆智 徐庭盛)